9 月 4 日讯,中国男篮锋线核心张镇麟在近期采访中,首度披露今夏加盟上海男篮的核心契机,以及对老东家辽宁男篮与新东家上海男篮战术风格差异的观察。从寻求职业突破的初心,到对不同战术体系的适配思考,他的表述既展现了对新征程的清晰规划,也透露出对自身角色转变的期待。
谈及加盟上海男篮的契机,张镇麟将核心归结为 “对新挑战的渴望”:“想给自己的一个新的挑战,在职业生涯里扮演不同的角色,承担不一样的责任。” 这番话背后,是他对职业瓶颈的清醒认知与突破意愿。此前在辽宁男篮的数年,张镇麟已成长为国内顶尖锋线,随队经历过总冠军的荣耀,也在攻防两端形成了成熟的比赛风格。但对他而言,舒适区之外的挑战更具吸引力 —— 上海男篮近年来始终以 “争冠” 为目标,阵容配置与战术要求都与辽宁存在差异,这种差异恰好为他提供了 “打破固有标签” 的机会。“在辽宁时,我更多是在成熟体系里做擅长的事,比如快攻终结、外线投射,” 张镇麟补充道,“但上海需要我承担更多组织、防守串联的责任,这种角色转变,能让我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。”
除了个人发展的考量,上海男篮的战术风格也与张镇麟的 “突破需求” 高度契合。采访中,他清晰对比了辽宁与上海的战术差异:“辽宁男篮打阵地配合更多一些,而上海快攻、投三分和紧逼更多一些。” 这种差异背后,是两队不同的建队思路 —— 辽宁男篮依托韩德君、李晓旭等内线球员,擅长通过低位策应、挡拆配合展开阵地进攻,节奏偏稳健;而上海男篮近年来着力打造 “快打旋风” 体系,依赖外线球员的速度与三分能力,通过高压紧逼制造对手失误,快速转换得分。
对张镇麟而言,这种战术差异既是挑战,也是发挥自身优势的契机。他的身体素质出色,快攻终结效率高,外线三分也具备稳定威胁,恰好适配上海男篮的战术需求。“上海的快攻节奏能让我的速度优势更突出,而频繁的三分出手机会,也能让我在进攻端承担更多火力输出的责任,” 张镇麟分析道,“至于紧逼防守,这对体能和防守意识要求更高,我需要在休赛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,尽快跟上球队的防守强度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张镇麟并未否定辽宁男篮战术体系的价值,反而将其视为加盟上海的 “基础支撑”。“在辽宁学到的阵地战配合经验,能帮我在上海的快节奏中更好地处理细节,比如快攻受阻时如何衔接半场进攻,” 他坦言,不同战术体系的碰撞,反而能让自己的技术更加全面。这种 “兼容并蓄” 的态度,也让外界对他在上海男篮的表现多了几分期待。
如今,距离新赛季 CBA 开赛已不足两个月,张镇麟已开始针对性调整训练内容,从体能储备到战术理解,全方位为融入上海男篮做准备。“新挑战必然会有困难,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,” 他说,“无论是角色转变还是战术适配,都会一步一个脚印去适应,争取早日为球队贡献力量。” 从辽宁到上海,张镇麟以 “挑战者” 的姿态开启职业生涯新阶段,而他与上海男篮的磨合效果,也将成为新赛季 CBA 的一大看点。